人工智能会取代哪些工作?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未来哪些人会失业。那么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变得越来越强大,能做的事情也越来越多,所以未来很多职业都会因此而消失。对于现在正在工作的和以后将要工作的你来说,这是一个一定要考虑的问题。
那么究竟哪些工作会消失呢?咱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看看有没有你的职业。在 2013 年 9 月份的时候,牛津大学的两位教授,一位叫做卡尔・弗雷,是牛津新经济思维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另一位是机器学习专家叫迈克尔・奥斯本。他们俩共同发表了一篇论文,叫做《职业的未来》,主要针对现在 702 个工作岗位进行了评估,非常客观地计算和分析了这些职业未来的情况,并且根据每一个职业消失的可能性进行了排名。
首先给大家介绍几个大概率会消失的职业。
排名第一的是电话推销员,消失的几率高达 99%,这个应该没有什么争议。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接到过一些推广和营销的电话,如果大家认真听一下,就会发现对方其实可能是个机器人。主要是因为这种电话内容一般都有固定好的话术,就是公司会教话务员应该怎么去说、怎么回答,所以这种工作,人工智能就特别适合。
第二名是审查员,像是一些职称、专利或者资格文件的评审工作,主要是负责对申请人提交的文件材料是否齐全、是否符合法定形式来进行审查、记录评定。这样的工作一般都有固定的流程,而且都是重复性的操作,就特别适合机器人来做。
第三名是管道疏通员,
第四名是统计师,
第五名是保险销售,
第六名是手表维修工。其实,不单单是手表维修,其他很多这种复杂、精细的手工工作都特别适合机器来做,因为机器不会感到疲惫,也不会出错,所以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
第七名是物流派送员,
第八名是财务报税员,
第九名是修图师,
第十名是会计。其实会计或者出纳的工作都是在一定的法规范围内,按照一定的流程去操作,规则统一、重复度高,而且现在的会计也都是在用智能化的软件来工作。所以,随着软件的不断优化,会计、出纳在未来很容易被人工智能取代。除此之外,还有图书和档案管理员、信息录入员等职业都是 99% 会被取代的。
接下来,我们来说一个 98% 会被取代的职业 —— 裁判。其实一些体育赛事的裁判误判太多了,一方面是人很难做到每件事情都观察得特别清楚,另一方面是人有主观性,比如说和谁有矛盾,或者收受贿赂之类的,这都会导致错误的判罚。不过现在的一些体育赛事也引入了很多辅助设备,来让比赛变得更加严谨,比如高清慢动作的回放,还有田径赛场上的量子计时器。这些设备其实要比人的能力高得多,那么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后在比赛场上根本就不需要裁判了,完全交给人工智能,它可以 360 度无死角地分析每一个细节,有没有踩线,有没有犯规,所以未来裁判这个职业消失的几率非常高。
还有保险公司的理赔员、估价师,工作内容主要就是对理赔事件进行检验、鉴定和计算。理论上,他不能代表任何一方的利益,必须要做到客观公正,也正因为需要理性的判断,这种工作就特别适合机器人来做。
接下来是司机,包括出租车、公交车、货车等等,几乎所有和车辆驾驶有关的职业都会被取代,他们被取代的平均概率为 82%。司机被取代的主要一个原因就是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完善。其实,自动驾驶技术分为五个级别,我们现在很多车企尤其是新能源车,已经给车辆搭载了自动驾驶,不过基本都是第三级的,也就是说这个车可以进入自动驾驶模式,但是车上必须有司机,一旦有什么紧急情况,马上就会切换成司机驾驶的模式,所以驾驶员就需要时刻看着前方的路况,不能干别的事情。到 2025 年的时候,就要开始普及等级四的自动驾驶了,基本上就是完全的自动驾驶,但是会保留方向盘。在 2030 年之前,就要普及等级五的自动驾驶,那就真的没有人在开车了,方向盘也没有了。不只是汽车,以后的轮船、飞机都要自动驾驶,尤其是飞机。根据目前空难统计,从 1950 年到现在,所有的空难事故有 82% 的原因都是因为人的失误造成的,天气的原因只占 10%,还有 8% 是劫机之类的一些特殊事件。主要是因为人总会受到心情和健康的影响,所以是不稳定的,但是机器就不会失误。
接下来容易消失的有模特、农业和食品科学技术员、房产经纪人、电影放映员,他们被取代的概率都是 97%。还有实体店的店员、收银员,或者说售票员等等。
其实我们现在去超市买东西,或者去电影院看电影之类的,基本都是扫码或者刷脸了,也有很多的自助一体机、售票机都非常方便,所以这种工作被取代的可能性也非常大。
接下来是厨师,不过不是全部的厨师,主要说的是快餐店或者普通餐厅的厨师会被取代,因为他们更多的是流程化的烹饪,也就是说师傅怎么教的,那我就怎么做。而那些私人厨师或者顶级餐厅的大厨被取代的几率就非常低,主要是他们会根据客户的身体健康需求和个人喜好来制定一些有创意的美食。除此之外,还有办公室文员、银行柜台业务员、律师助理、家政清洁工、美甲师、审计师、药剂师、导游,这些都是被取代的可能性在 90% 以上的一些职业。
在这篇论文里面,还有一些不太会消失的工作。
排名第一的是休闲治疗师,淘汰率只有 2.8‰。这个工作有点像心理医生,不过主要是针对自闭症或者抑郁症患者,工作内容是以户外的休闲娱乐为主来和患者进行沟通,帮助患者改善身体、社交和情感健康。当然,其他有关于心理健康的职位也都不太会被淘汰,像这种相对感性的工作,人工智能很难胜任,因为机器没有情感认知,而人与人的交流更多的都是情感上的互动。
除了这些健康医疗类的工作之外,还有中小学以及幼儿教师,但不包括大学教师。主要是因为小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小孩子不想学习,有时候我们除了引导,还需要适当给他们一些规则,强迫他们学习一些知识,这个人工智能是做不到的。但是像我们长大之后,就会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了,比如说需要做一件事情,自己就会去找一些资料来学习,而且绝大多数的事情,人工智能也可以帮助我们来完成。所以大学教师这个岗位的需求量以后会越来越少。
下一个不会消失的职业就是神职人员。什么是神职人员呢?比如说少林寺的方丈、住持,教堂里边的神父、牧师,这些都是神职人员。他们是不会被取代的,其实每个地方的文明都伴随着各种各样的神话故事,同时也形成了很多的宗教。那么假如有一天,你想要去许个愿,总不能冲着一个机器人拜来拜去吧。
比较不会消失的职业还有化妆师、漫画家、音乐和作曲家、摄影师、作家等等。这些职业的设计元素更多一些,尤其是创新型的设计工作不会消失,因为这些都是人工智能的弱项。人工智能都是从已经发生的历史中去不断学习改进自己,所以它对创新很难做到,有些简单的可以,但是可能做不了那么好,那么有创意。
接下来还有软件开发人员,也就是程序员。其实我来大学任教之前就是做程序员的,这个工作在人工智能完成之前是大量需要的,但是人工智能完成之后,很多岗位基本上就会被取代了,因为人工智能编写程序的效率更高一些,而且开发程序的功能也更加可靠。但是这个岗位不会消失的原因,主要就是保留了一些设计程序的人员。
还有一些职业不会消失,但是会有很多的人工智能加入进来共同工作,比如说医生。医生其实属于一种高危职业,像前段时间的疫情就是这样,医护人员都冲在了第一线,非常危险,如果机器人可以加入进来做一些辅助工作的话,那就会好很多。还有做手术,人做手术的话就不是那么稳定,比如医生今天比较疲惫,今天的情绪不太好,都会影响手术的完成,机器的话就不会有这些担忧了。除了医生,还有警察和消防战士,不管是面对坏人,或者是在一些相对危险的情况下,如果有机器人来协助完成一些风险比较大的任务的话就会好很多。
我们刚才说的这些不知道有没有你的职业,其实总结一下的话,越是规则明确、偏理性的工作,越容易被机器取代,因为人工智能就适合干这个。而那些有一定设计性的、需要人与人感性沟通的,或者说涉及道德伦理、生命安全的职业,在未来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可能性就非常低。
那么,你觉得哪些工作一定会被取代,或者说不会被取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